第六节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
来源: | 作者:xsl2002 | 发布时间: 2020-04-30 | 219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第七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

一、病原学

甲肝病毒(HAV)

RNA病毒

IgM抗体存3~6个月,有现症感染意义

IgG抗体,存在多年,有保护力

乙肝病毒(HBV)

DNA病毒,Dane颗粒

有3个抗原抗体系统

丙肝病毒(HCV)

RNA病毒

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,而是感染指标

丁肝病毒(HDV)

RNA病毒

仅有一个血清型,是一种缺陷病毒,必须借助HBsAg包裹才能成为感染性病毒颗粒

戊肝病毒(HEV)

RNA病毒

2个基因型

二、流行病学

各型肝炎

传染源

传播途径

易感人群

甲型肝炎

急性患者及隐性感染者

粪-口

普遍易感

乙型肝炎

急、慢性患者及携带者

血液

性接触

母婴传播

输血、血液透析、多个性伴侣、静脉药瘾者

丙型肝炎

急、慢性患者及携带者

反复输血、血液透析、静脉药瘾者易感

丁型肝炎

急、慢性患者及携带者

乙肝患者

戊型肝炎

急性患者及隐性感染者

粪-口

普遍易感

三、临床表现

(一)急性肝炎

1.急性黄疸型肝炎

①黄疸前期:主要有全身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厌油、腹胀、肝区痛、尿色加深等。甲肝多起病较急,发热伴畏寒,乙肝、丙肝起病较缓。

②黄疸期:自觉症状好转,发热消退,尿黄加深,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。肝大,质软,边缘锐利,有压痛和叩痛。肝功能检查ALT和胆红素升高,尿胆红素阳性。

③恢复期:症状逐渐消失,黄疸消退,肝、脾回缩,肝功能恢复正常。

2.急性无黄疸型肝炎

除无黄疸外,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。但一般起病较缓,症状较轻。

(二)慢性肝炎

病史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、丙型、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,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、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。 

(三)重型肝炎

1.重型肝炎的分型

①急性重型肝炎:起病较急,早期即出现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。尤其是病后10天内出现肝性脑病、肝脏明显缩小、肝臭等。

②亚急性重型肝炎: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0天以上,出现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。肝性脑病多出现在疾病的后期,腹水往往较明显。此型病程可长达数月,易发展成为坏死性肝硬化。

③慢性重型肝炎:最为常见。在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。

2.重型肝炎的诱因

①病后劳累;②感染,常见胆系感染、原发性腹膜炎等;③长期大量酗酒或病后酗酒;④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;⑤合并妊娠。

3.临床表现

主要表现为肝衰竭:①黄疸迅速加深,血清胆红素高于171μmo/L;②肝脏进行性缩小,出现肝臭;③出血倾向,凝血酶原活动度(PTA)低于40%;④迅速出现腹水、中毒性鼓肠;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,早期可出现计算能力下降,定向障碍,精神行为异常,烦躁不安,扑翼样震颤等,晚期可发生昏迷,深反射消失;⑥肝肾综合征,出现少尿甚至无尿,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,血尿素氮升高等。

四、辅助检查

(一)血清检查

1.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:在肝功能检测中最为常用,是判定肝细胞损害的重要指标。

急性黄疸型肝炎常明显升高;慢性肝炎可持续或反复升高;重型肝炎时因大量肝细胞坏死,ALT随黄疸迅速加深而下降,称为胆-酶分离。

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升高。

3.清蛋白下降、球蛋白升高和AG比值下降,见于慢性肝病。

4.黄疸型肝炎时,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。

5凝血酶原活动度(PTA)检查:PTA与肝损程度成反比,可用于重型肝炎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。重型肝炎PTA常<40%,PTA愈低,预后愈差。

6血氨浓度检测:若并发肝性脑病,可有血氨升高。

(二) 肝炎标记物检测

1.甲型肝炎

①血清抗-HAV-IgM:是甲肝病毒近期感染的标志,是确诊甲肝的最主要标记物。

②血清抗-HAV-IgG:见于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或既往感染过HAV的病人。

2.乙型肝炎

乙型肝炎

意义

HBsAg

表面抗原

+携带者

抗-HBs

表面抗体

+表示对HBV已产生保护性免疫

HBeAg

e抗原

+是HBV复制活跃与传染性强的指标之一,持续阳性时易转为慢性肝炎

抗-HBe

e抗体

+是HBV感染时间较久,病毒复制减弱和传染性减低的指标

抗-HBc

血清中抗-HBc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或感染的急性期,而抗-HBs阳性,提示既往感染

①乙肝大三阳:HBsAg,HBeAg,HBcAb阳性,提示病毒复制,传染性强。

②乙肝小三阳:HBsAg,HBeAb,HBcAb阳性,可见于急性感染趋于恢复和慢性HBsAg携带者,传染性弱。

③乙肝核心抗原(HBcAg)存在于肝细胞核内,血中不易检出。

④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( HBV DNA)和DNAP:均位于HBV的核心部分,是反映HBV感染最直接、最特异和最灵敏的指标。两者阳性提示HBV的存在、复制、传染性强。

3.丙型肝炎

(1)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( HCV RNA):在病程早期即可出现,而于治愈后很快消失,因可作为抗病毒治疗病例选择及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。

(2)丙型肝炎病毒抗体(抗HCV):是丙肝病毒(HCV)感染的标记。抗HCV-IgM见于丙型肝炎急性期,病愈后可消失。

4.丁型肝炎

血清或肝组织中的HDAg和(或) HDV RNA阳性有确诊意义。

5.戊型肝炎

常检测抗HEV-IgM及抗HEV-IgG。

五、治疗原则

病毒性肝炎目前仍无特效治疗。治疗原则为综合性治疗,以休息、营养为主;辅以适当药物治疗;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。

(一)隔离

甲、戊型肝炎按肠道传染病隔离3~4周;乙、丙、丁型肝炎按血源性传染病及接触传染病隔离,乙、丁型肝炎急性期应隔离到HBsAg转阴;恢复期仍不转阴者,按HBsAg携带者处理;丙型肝炎急性期隔离至病情稳定。

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需要随诊,可以工作但不应从事饮食、幼儿、自来水、血制品等工作;且不能献血并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)。

(二)饮食

急性肝炎应进易消化、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清淡食物。若呕吐者,可静脉滴注葡萄糖及维生素C。慢性肝炎病人宜高蛋白饮食(肝性脑病时,应限制蛋白入量),但应注意不要摄食过多,以防发生脂肪肝等。

(三)药物治疗

1.急性肝炎:主要是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。

2.慢性肝炎: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、调整免疫、保护肝细胞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。

3.重型肝炎:应加强护理,进行监护,密切观察病情。

4.药物治疗:①干扰素: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;丙型肝炎还需加用利巴韦林。②核苷类似物:目前用于临床的主要是拉米夫定,抑制HBVDNA的合成,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、重型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。

六、护理措施

(一)隔离

1.病人单位要有隔离标记,设立泡手桶、泡器械桶等消毒设施。

2.病人餐具要固定,与其他病人分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餐具。

3.排泄物要使用5%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倾倒。

4.单独使用体温表、血压计、听诊器、止血带等,隔离解除后要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进行终末消毒。

5.被污染的物品可在0.5%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或沸水煮30分钟消毒。

6.使用一次性注射器,妥善处理好污染的锐利的医疗器械,避免伤人。

7.医护人员进行有创检查或操作应注意做好自我防护,一旦出现针刺伤,要挤出伤口的血,并用流动水冲,边挤边冲,立即注射高效的免疫球蛋白,检查病毒的抗原与抗体,以后三个月、半年复查。

(二)休息与活动

急性肝炎、慢性肝炎活动期、重型肝炎的病人应卧床休息,以降低机体代谢率,增加肝脏的血流量,有利于肝细胞恢复。肝功能正常后1~3个月可恢复日常活动,但避免过度劳累和重体力活动。

(三)饮食护理

1.肝炎急性期:宜进食清淡、易消化、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饮食。

2.黄疸消退期:可逐渐增加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,少食多餐。注意调节饮食的色、香、味,保证营养摄入。补充蛋白质,以优质蛋白为主,如牛奶、瘦猪肉、鱼等。

3.肝炎后肝硬化、重型肝炎:血氨偏高时的饮食要求参照“肝性脑病”的饮食要求。

4.要避免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:尤其有糖尿病倾向和肥胖者,以防诱发糖尿病和脂肪肝。腹胀者可减少产气食品如牛奶、豆制品等的摄入。禁饮酒。

(四)病情观察

1.观察有无精神或神志的改变,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。

2.观察有无出血倾向,皮肤有无出血点,有无黑便呕血等。

3.观察黄疸有无消退或加重;观察水肿有无消退或加重。

4.监测肝功能,重症病人应注意有无胆酶分离。

5.对于肝性脑病者应监测生命体征。

(五)水肿的护理

腹水病人给予半卧位,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,监测体重或腹围,防止皮肤压疮,遵医嘱静脉补充白蛋白,补充优质高蛋白饮食。

七、预防措施

1.控制传染源。

2.切断传播途径。

3.保护易感人群。

(1)主动免疫:

①甲型肝炎:甲型肝炎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苗;

②乙型肝炎:应用基因工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,高危人群可于0、1、6个月注射;新生儿在首次接种(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)后1个月和6个月再分别接种1次疫苗。

为阻断母婴传播,对新生儿最适宜的预防方法是应用乙肝疫苗+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。

(2)被动免疫:

①在暴露于病毒之前或在潜伏期的最初两周内,肌肉注射正常人免疫球蛋白,可防止甲型肝炎早期发病,或减轻临床症状,但对戊型肝炎无效;

②对各种原因已暴露于HBV的易感者,包括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,可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(HBIg),一次肌肉注射,免疫力可维持3周。